美中貿易戰雖讓資本市場投資信心縮手,但企業的長遠布局卻是不停歇。美國分離式及類比式半導體大廠達爾(Diodes)日前宣布,為了降低貿易戰的關稅衝擊,以總價一三三億元、溢價三五%併購國內分離式大廠敦南,這項合併案雖是「左手換右手」的交易,但從另個角度看,背後透視的,不僅是功率半導體元件長期需求趨勢看俏,也是國內功率半導體廠評價可望逐漸回升的開始。
國際大廠併購搶市占
一九五九年成立於美國德州的達爾,是全球分離式IC元件的老廠,但成立逾一甲子,在全球功率半導體元件市場市占,一直未能擠進前八強,除了過去策略囿於行銷及業務導向外,太過保守的營運風格,使得達爾一直未能在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加速擴充市占。
不過,看好來自包括車用、工業及物聯網將帶動功率半導體元件市場長期需求成長,在美中貿易戰未爆發前,達爾在三年前就擬定全方位的戰略,不僅要積極搶進車用元件市場,並擬定明確目標,要在二○二五年達到二五億美元營收、並以四○%的毛利率達到十億美元的營業毛利。
以達爾去年營收規模僅十二億美元、營業毛利僅四.三五億美元來說,代表的是未來幾年營收及毛利率複合成長率必須分別達到十.九%及十二.六%,若不透過併購,並積極搶占市占率,基本上是無法達到的。
而敦南雖在橋式整流器全球市占達二二至二四%,居全球龍頭,但眾所周知,橋式整流器在國際大廠眼裡,是毛利率不到三成的偏低產品,許多國際大廠早就外包,達爾去年內部的整體產品平均毛利率尚有三五%,併進敦南後,達爾取得了每年合約四億美元的營收,但敦南過去幾年平均產品毛利率僅二七%,併進達爾後,達爾勢必要大幅調整敦南的產品及客戶結構,才能發揮達爾想達到的財務綜效。
傳統的功率元件,已是技術相當成熟的產品,因此,有很長一段時間,包括二極體及MOSFET等,年產值成長率都在低個位數,產業一直無太大爆發力,也為資本市場所忽視。
車用、無人機創造增倍需求
但即便如此,數十載過去,不僅國際功率元件大廠仍活得好好的,小廠也林立,以MOSFET來說,英飛凌全球市占達二六%為最大,其次為安森美的十三%,瑞薩、東芝、意法及Vishay市占分別為九.二%、七.五%、七.三%及五.八%,都不及一成,另有其他廠商分占全球三成市占,大小廠並存卻少整併,可見得功率元件市場雖不大,但都有一定的利基可圖。
資料來源引用: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6851/3990297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